055大驱的下一代发展早已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,尤其是在新一批055型驱逐舰陆续下水的背景下,其总舰艇数量即将超过10艘,未来可能会达到16艘之多。随着055大驱在数量上不断增加,下一代大型驱逐舰的面世似乎也逐渐成为可能。最近,有关论文中提到的一种新型船体设计,吨位有望达到1.6万吨,或许正是未来驱逐舰的初步轮廓,以这样的尺寸来看,完全可以称其为现代巡洋舰。
近日,有网友发现在哈工程船舶专业的一项论文中,提出了一个水线长度为184米、型宽22.2米、型深达15.8米的新型船体模型。针对这一船体结构,作者提供了详细的建模与材质属性描述。如果我们从这些数据入手,可能会对184米的水线长度有些陌生,那它究竟意味着什么呢?
展开剩余78%目前,055大驱的水线长度为162米,而水线长度通常小于舰艇的全长。如果照新模型所示,水线长度为184米,那么它的实际总长度将达到约195米,这意味着比055大驱的180米还要增加15米,这种增幅不容小觑。根据估算,该船体的吨位将超过1.6万吨,尺寸可能接近日本自卫队的日向级驱逐舰。
然而,从船体的有限元模型来看,这艘新型船体并不属于日向级这种两栖攻击舰结构,而应该被视作一种飞剪艏、长艏楼舰型的设计。也有可能是论文作者为了保密,故意模糊化了船体的整体设计,只展示了隐身折线以下的一小部分。然而,舰艏部分的模型仍然揭示了不少细节,例如大型的球鼻艏以及舰艏甲板上已经划出的垂直发射单元开口,这些都表明该船体模型极有可能是一款驱逐舰平台。
按此1.6万吨的规模推测,055大驱作为一艘1.3万吨、装备112个垂发的驱逐舰,其后续的新型号完全可以将垂发数量提升至144个。此外,从型深15.8米和型宽22.2米的设计来看,未来舰艇有望搭载直径达到1.2米的超大型垂发系统。目前055大驱的垂发口径为850mm,若提升至1.2米,意味着其整体火力大幅增强,极有可能搭载小型化的高超音速导弹。
当然,增大的吨位还有一个显著的好处,那就是在复杂海况下确保舰艇的稳定性,同时为船体设计出更高更大的上层建筑和雷达系统。更高的舰体配置直接关系到主桅杆雷达的探测高度,能够显著提升防空雷达的探测范围及预警时间。
若按照1.6万吨的设定来看,可能会采用L波段、S波段和X波段的三波段共架综合桅杆,其公开展示的盾面规模将十分可观。此外结合我国独具优势的下一代氧化镓(Ga2O3)雷达,055大驱有望为整个航母战斗群提供坚不可摧的空中屏障。
当然,目前这项船体仍处于有限元模型分析阶段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学术论文的发布往往存在滞后性,因此,该船体的相关模型测试可能早已开始。接下来,人们将在船厂的船台上观察到更多动静,毕竟1.6万吨船体的分段建造一旦启程,与055的分段造船将会有明显的区别。实际上,1.6万吨驱逐舰不仅是我们发展战略的一部分,日本方面早已在着手筹备。例如,他们计划在2025年启动建造一艘ASEV万吨驱逐舰,长度达到190米,吨位亦为1.6万吨。因此,如果我们不加快步伐,很有可能将面临055大驱的吨位难以匹敌于日本的新型驱逐舰。
总体而言,055大驱未来的发展逻辑必然是向吨位增加的方向发展。如今,全球舰艇设计中大型化趋势显著,例如美国的“星座级”护卫舰吨位已超过7000吨,接近我国052D的等级,而日本同样在进行大型驱逐舰的研发。这些设计实际上已经达到过去巡洋舰的水平。如果下一代055大驱真的得以亮相,或许我们可以轻松地以巡洋舰来称呼它了。
发布于:天津市国元证劵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